主題:Modelling slab dehydration and water migration in subduction zones
時間:2019年12月25日下午14:00-16:00
地點:逸夫樓816
王洪亮博士簡介:王洪亮博士2008級本科畢業于武漢大學,2011年碩士畢業于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后前往英國杜倫大學就讀地球物理學博士,師從Jeron van Hunen教授,從事克拉通穩定性和破壞的數值模擬研究。目前在挪威能源技術研究所(IFE)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用數值模擬的方法研究流體在巖石內部的傳播以及對巖石形變的影響。具體應用包括俯沖板片的脫水及水傳播的問題,“地震煙囪”(Seismic Chimney)的形成機制,CO2存儲過程中的遷移問題。所用數值方法為可以使用GPU并行計算構架的Pseudo—Transient迭代法 (與洛桑大學的Yury Podladchikov 教授合作),非常適合做3維數值模擬模擬(1000 x 1000 x 1000)以及高精度的2維模擬。已在EPSL、JGR、GGG、Tectonics等期刊發表多篇SCI論文。
學術會議 當前位置> 首頁 > 北地新聞
應我校“大陸匯聚與青藏高原隆升”求真研究群體王瑞教授和朱弟成教授邀請,挪威能源技術研究所(IFE)王洪亮博后,將在我校做求真論壇學術報告。
主題:Modelling slab dehydration and water migration in subduction zones
時間:2019年12月25日下午14:00-16:00
地點:逸夫樓816
王洪亮博士簡介:王洪亮博士2008級本科畢業于武漢大學,2011年碩士畢業于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后前往英國杜倫大學就讀地球物理學博士,師從Jeron van Hunen教授,從事克拉通穩定性和破壞的數值模擬研究。目前在挪威能源技術研究所(IFE)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用數值模擬的方法研究流體在巖石內部的傳播以及對巖石形變的影響。具體應用包括俯沖板片的脫水及水傳播的問題,“地震煙囪”(Seismic Chimney)的形成機制,CO2存儲過程中的遷移問題。所用數值方法為可以使用GPU并行計算構架的Pseudo—Transient迭代法 (與洛桑大學的Yury Podladchikov 教授合作),非常適合做3維數值模擬模擬(1000 x 1000 x 1000)以及高精度的2維模擬。已在EPSL、JGR、GGG、Tectonics等期刊發表多篇SCI論文。
歡迎廣大師生積極參加。研究生記學術報告一次。
科學研究院
地質過程與礦產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
研究生院
國際合作與交流處
科技處
2019年12月20日